丰胸方法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贴扎技术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复制链接]

1#

第七章贴扎技术

知识目标

1.掌握贴扎技术基本操作与应用。2.熟悉功能性贴扎的作用。3.了解贴扎技术原理。技能目标能够为各类患者提供功能性贴扎技术服务。思*目标1.培养服务社会意识和能力、提升学生的专业认知和职业自豪感。2.具备“医者仁心”的人文关怀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3.具备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具备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康复操作规程等职业规范。提高保护患者隐私和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的观念。

第一节概述

软组织贴扎技术是指运用各种类型贴布、绷带等作用于人体体表产生生物力学及生理学效应,以达到保护肌肉骨骼系统、促进运动功能或其他特定治疗目的的非侵入性治疗技术。定义

分类分为:治疗性贴布贴扎和运动功能性贴布贴扎。治疗性贴布贴扎又称为“竞技贴扎”或“硬贴布贴扎”。是运用生物力学原理,利用带有黏性的非弹性绷带来促进或抑制肌肉功能、缓解组织劳损,从而纠正机体异常运动模式,解决患者肌肉骨骼系统问题。运动功能性贴布简称功能性贴扎,运动功能性贴布有类似人体皮肤的弹性,可以改善局部循环、促进淋巴回流、消除软组织肿胀及疼痛,增加感觉输入、放松或促进软组织功能活动等。

运动功能性贴布贴扎与治疗性贴布贴扎的特性对比名称功能性贴扎治疗性贴布贴扎机制疼痛神经反馈为主,力学为辅可能局部与神经感觉抑制机制有关力学为主,神经反馈为辅可能与限制关关节活动和神经感觉抑制有关肌肉无直接作用。通过感觉输人改变异常运动通过力学机制限制肌肉对关节的活动肌张力维持正常肌张力,通过神经反馈改善异常肌张力通过减少肌肉负荷改变肌张力消除水肿分散在局部积聚的液体限制液体流量活动度改善关节活动范围限制关节活动范围稳定性起到动态稳定作用起到静态稳定作用

功能性贴扎贴布的主要物理特性贴布尺寸多为每卷5cmx5m。贴布的结构为三层:第一层是近似皮肤厚度及质量的棉布。第二层是中间的医用亚克力胶层。第三层由保护凝胶的背亲纸(离型纸)组成。功能性贴布的主要物理特性包括弹力、张力,应力、切力及黏着力等:弹力为贴布被拉伸后本身具有的弹性回缩力。张力为贴布受到外力作用时,贴布本身具备的延展性。应力为软组织受到贴布的外力作用时产生的对抗力或软组织单位面积所受到的来自贴布的垂直力量。切力为贴布单位面积的横向力量。功能性贴布有多种颜色,其材质没有本质的区别,因此不会直接影响贴扎效果。

功能性贴扎常用术语摆位指贴扎开始前,贴扎区域被拉伸或缩短的相应肢体的主、被动摆放位置。锚是贴扎最先固定端。基底、尾端是远离固定端(锚)向外延伸的部分,包括基底及尾端。延展方向指锚或贴扎起始部先固定后,尾端延续固定端贴扎的各个方向。回缩方向指贴布尾端向锚弹性回缩的方向(可产生或不产生形变),一般认为后贴扎部向先贴扎部回缩,即尾端向锚回缩。拉力是贴扎中治疗师拉伸贴布所用的力。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功能性贴布的核心理论是贴扎与人体之间的力学互动与感觉输入,摆位、拉力大小及方向往往是体现技术的关键。摆位及拉力是产生良好效果的关键

功能性贴扎操作流程(一)患者知情同意治疗师贴扎前要向患者交代清楚此项治疗的作用、预期效果治疗要求和治疗反应,争取配合。需要询问患者的皮肤过敏史,对极易产生皮肤过敏的人群可采取“测试贴”的形式,征得患者的同意后方可开始贴扎。如果发生过敏,及时去除贴布,并咨询专科医生,正确处理。

功能性贴扎操作流程(二)材料准备根据治疗目的,选取合适贴布,贴布宽度一般为5cm,也有其他宽度可选。还需准备皮肤清洁和消*用的酒精、碘酒等。使用未剪贴布需要准备专用剪刀。

功能性贴扎操作流程(三)功能评定在使用贴布前,必须对使用者进行功能评定,明确使用贴布的目的。汇总医学检查客观资料评估病情的根源,找出最合适的治疗方法,以达到促进机体愈合或症状改善的目的;运用康复医学和运动学等理论进行运动功能评估,制定治疗方案来改善各种原因引起的运动障碍。采用何种贴扎方法是以评估后发现何种运动功能能碍为前提的,只有这样,才能贴扎出最佳的预期效果。

功能性贴扎操作流程(四)贴布的长度与形状贴扎成功的关键在于正确的运动评估,根据不同情况及不同问题进行,至于贴布的尺寸及剪栽都是可商榷的,不是固定的。为了防止贴布不被衣物摩擦分离、贴布的所有边角均需剪裁成圆弧形、降低贴布脱落的可能性。贴布的两端不能有张力(自然拉力),约为两横指宽。

功能性贴扎操作流程(五)皮肤清洁明确贴扎区域后,使用碘酒或医用酒精进行局部皮肤清洁消*,防止汗液、油脂及皮肤分泌物对贴布黏性的影响。清洁后,领待酒精完全挥发、皮肤干燥后,才能正式开始贴扎。

功能性贴扎操作流程(六)摆位贴扎时患者所取的体位是根据贴扎的主要目的和所要解决的运动功能障碍而定的,治疗者需要选择最适当的位置为患者贴扎。一般来说、如果贴扎是用于减缓疼痛、减轻水肿和增加神经反馈的、治疗区域的皮肤必须得到充分的伸展。如果贴扎是用于姿势纠正的,治疗区域的皮肤是处于中立位无伸展的。此外,还需考虑患者不同临床情况来调整贴扎时的摆位。

功能性贴扎操作流程(七)贴扎根据评估的结果,确定患者贴扎治疗区域。贴扎顺序的先后根据常理,如是贴扎上颈部,一般选择从发际下开始,由上往下贴扎,这样可以避免贴布黏住头发。(1)固定一端:将贴布在一端(2~3cm)从衬纸揭开,再贴扎在所需贴扎区域。这种贴扎一般用于稳定贴扎(也称为支持贴扎),从衬纸上揭下直接贴扎在皮肤上。这种贴扎的拉力一般为自然拉力(10%拉力);(2)中间牵拉:从贴布中撕开,向两端均衡力量牵拉,一般用作减压贴扎。这种贴扎拉力一般不超过50%。1.贴扎部位与贴布顺序、方向和形状

功能性贴扎操作流程(七)贴扎采用3种相对比较容易控制的拉力。(1)零拉力:从衬纸上完全揭下,使贴布在贴扎前完全回缩至最短,再在没有任何拉力的情况下贴扎在皮肤上。主要用于贴扎区域的两端固定和水肿贴扎。(2)自然拉力:撕开贴布后无明显的牵拉,边分离衬纸边贴扎在皮肤上,一般为10%~15%的拉力。主要用于稳定贴扎。(3)减压拉力:任何拉力在30%~50%,需要有一定的牵拉。主要用于减压贴扎。过大的拉力会造成皮肤损害,表现为红肿和水泡。拉力要求的原则是:少优于多。2.贴布拉力

功能性贴扎操作流程(一)患者知情同意治疗师贴扎前要向患者交代清楚此项治疗的作用、预期效果治疗要求和治疗反应,争取配合。需要询问患者的皮肤过敏史,对极易产生皮肤过敏的人群可采取“测试贴”的形式,征得患者的同意后方可开始贴扎。如果发生过敏,及时去除贴布,并咨询专科医生,正确处理。

功能性贴扎操作流程(八)黏性激活功能性贴布所采用的亚克力胶水的一个特性就是受热产生黏性。所以在贴扎后,须反复摩擦贴布背面,提高局部贴布的温度,使贴布的黏性激活,更好地贴合于贴扎区域表面,使贴布充分发挥其作用。

功能性贴扎操作流程(九)辅助剂使用为了提高运动功能贴布的效果,延长贴扎时间或使之容易去除,可以使用些适当的辅助剂配合贴扎。常用的辅助剂包括皮肤表面镇痛剂和婴儿沐浴露等。

功能性贴扎操作流程(十)再评估在完成贴扎并激活贴布后,须进行贴扎效果评估,并观察患者的反应。要询问患者在运动过程中对贴布的感受,贴布是否会影响、妨碍其本身应有的动作。如果贴扎后没有任何改善,需要考虑患者功能障碍是否适合贴扎以及是否存在评估错误。

功能性贴扎操作流程(十一)贴布去除功能性贴布的有效作用时间一般为48~72h。贴布在超过有效时间或有效性大为降低时,需及时去除,以避免贴布对皮肤持续刺激。三种揭除法(1)按皮法(2)滚圈法(3)辅助法

功能性贴扎常见问题(一)贴扎时间一般持续贴扎1~3天,由于贴扎过久贴布会产生形变、弹性下降,可导致作用减退。

功能性贴扎常见问题(二)洗澡与出汗对贴扎的影响正规厂家的贴布均有较好的防水性,因而洗澡时,若水温不高、使用淋浴且时间较短,可用干毛巾、纸巾等吸干贴布表面的水分,对正常使用并不产生太大影响。但汗液属于内生水,加上温度上升,容易导致凝胶变性和脱胶,故大量出汗后应及时更换贴布。另外,不建议在使用贴布时泡澡或高温淋浴过久,也不建议用电吹风等过热机器烘烤。

功能性贴扎常见问题(三)贴布过敏性问题贴布的过敏性与贴扎部位、方法、贴扎时间及贴布的凝胶种类有关。如果患者为过敏体质,建议贴扎层次不宜过密,单次贴扎以24h或更短时间为宜,且使用低敏系列的贴布,移除贴布时尤其要小心,不要过快地暴力撕离。

功能性贴扎常见问题(四)毛发过多影响贴扎原则上在毛发过密处贴扎时,应先剃除毛发,否则会影响贴布的附着,且会造成移除时不适。

功能性贴扎常见问题(五)贴布脱落的处理若贴布尾端掀起,可将掀起部分剪掉,并将尾端裁剪成圆弧形,重新与皮肤贴合。若是贴布的锚(固定端)掀起,则贴布可能已失去了力学固定点,力学作用会被一定程度地削弱,需要重新贴扎。

功能性贴扎常见问题(六)影响贴扎疗效的因素影响贴扎疗效的因素包括皮肤的状态、皮下脂肪的厚度、贴扎环境、贴扎后的活动等。

第二节临床应用

一、基本操作(一)锚、基底与尾的操作手持贴布从锚与基底的交界处将背亲纸撕开(锚通常为2~3指宽,或视贴扎区域大小适度改变),一手持贴布,一手将锚端背亲纸撕下,尽量不接触胶面,先不施加拉力将锚端固定,贴附牢靠;基底通常根据贴扎矫正目的的不同,可以施加不同大小的拉力覆盖主要治疗区域,并在延展远端预留部分尾部(也为2指宽或适宜长度);尾部一般也不施加拉力,从而完成整个贴扎操作。操作中注意贴布均匀受力,可用手指轻轻平按,边撕离背亲纸边贴扎,不要捏贴布一点操作。

一、基本操作(二)裁剪常见贴布的裁剪形状包括I形、Y形、爪形、X形、灯笼形及菱形贴布等。为更好地贴合身体,建议将各端贴布裁剪圆钝,贴布角修圆有利张力的均匀分布,而尖锐的贴布角常易松动。

一、基本操作(三)贴扎形式1.肌肉贴扎是将贴布按肌肉走行贴扎,主要目的是辅助增加肌肉力量、促进肌肉稳定性或降低静态肌张力,以缓解肌肉组织损伤等症状,减少疼痛,改善筋膜流动性。恢复软组织弹性及加快损伤恢复速度等。

一、基本操作(三)贴扎形式2.韧带贴扎是针对韧带损伤与超负荷劳损,也可用于治疗疼痛。整体以极大乃至最大拉力贴于治疗区域,此时不存在锚的概念,同时关节处于伸展位并处于一定的张力状态,预留的两端为尾,不施加拉力将其贴上。

一、基本操作(三)贴扎形式3.筋膜贴扎筋膜贴扎技术,包括横向、纵向及螺旋引导,同时结合震荡贴扎或摆动贴扎。

一、基本操作(三)贴扎形式4.淋巴贴扎多采用爪形贴布用自然拉力.在尽量牵拉皮肤摆位的情况下将锚固定于近端,尾向远端延展并贴扎,或者采用经裁剪的较小的窄带贴布(极小的I形贴布)全程螺旋缠绕贴扎。

一、基本操作(三)贴扎形式5.水母形贴扎表皮一真皮一筋膜贴扎技术,主要是自然拉力的特殊裁剪的爪形贴布贴扎及筋膜解绕或松解引导贴扎,以起到对局部表皮、真皮及筋膜减压的目的。部分应用时贴布常呈特殊醒目的水母形状,故又称水母贴。

一、基本操作(三)贴扎形式6.漂流贴扎漂流贴扎因其花式走向,以至于视觉冲击力较强,该贴扎技术的走位、力学特征相对复杂,可给予较复合的感觉输入。一般可用一条或多条爪形贴布交叉、间序叠扎覆盖治疗区域。也可用宽2.5cm的I形贴布剪成2~4小条,将锚无张力固定后,采用自然拉力或接近上述筋膜纵向引导配合震荡等贴扎方法,将多个尾部呈波浪式地在贴扎区域进行数个交叉。

一、基本操作(三)贴扎形式7.空间贴扎采用数条I形贴布形成类似米字形(或星形)贴布,中间部分覆盖痛点,整体采用最大拉力,头两条贴成直角,后两条取等角度交叉贴扎。目前代替X形贴布使用。

二、功能性贴扎的应用(一)功能性贴扎的适应证目前功能性贴布的应用范围极其广泛,该技术不仅能使物理治疗师、康复医师、运动医学专家、队医及健身教练等拥有一项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而且副作用较少、操作简便,并能最大限度地体现操作者的治疗理念——“将治疗师的手带回家”,延伸、巩固受众在医疗机构的治疗效果。主要适应证有:骨科及运动损伤、神经系统疾病、儿科疾病、其他用于感冒、头痛、痛经,产前、产后支持及乳腺癌根治术后淋巴引流等。美容塑身方面主要用于蝴蝶袖、丰胸塑形、瘦小腹及瘦腿等。

二、功能性贴扎的应用(二)功能性贴扎的禁忌症功能性贴布技术为无创外治疗法,故没有绝对禁忌证,可能的相对禁忌证包括:不能避开的开放性伤口;贴扎部位毛发过多,且未剔除者(可改变胶面性质,影响力学特征,撕除时伤及皮肤);没有愈合的瘢痕;皮肤相应疾患者,如急性神经性皮炎或银屑病等;贴扎前已有张力性水疱发生趋势者;孕3月以内孕妇的骶部;对贴布材质过敏者。

二、功能性贴扎的应用(三)常见功能障碍的贴扎(1)贴扎目的缓解局部压力、放松颈肩肌肉,改善周围循环,减缓颈部疼痛,改善颈部活动。1.颈部功能障碍

二、功能性贴扎的应用(三)常见功能障碍的贴扎(2)贴扎前评估颈椎病患者的检查分为主观检查和客观检查,主观检查包括职业、生活习惯、既往病史及疼痛的评定。客观检查包括视诊、触诊、关节活动度检查、肌力检查、神经系统检查等。一些敏感性、特异性检查也可在临床中应用。1.颈部功能障碍

二、功能性贴扎的应用(三)常见功能障碍的贴扎(3)贴扎肌肉贴扎:①放松半棘肌,做下颌内收、颈屈曲摆位。采用Y形贴布,锚固定于发际下方,两尾沿脊柱两侧以自然拉力分别延展至上胸椎两侧。②放松斜方肌,为头颈向对侧侧屈摆位。采用Y形贴布,锚固定于肩峰,两尾以自然拉力分别延展于枕骨隆突下及后背部;空间贴扎:自然体位。采用I形贴布,从中撕开,中间一段以较大拉力横向贴于疼痛明显处,各尾预留两指左右的长度,不施加拉力贴上。也可用多条I形贴布参照空间贴扎方法成十字形或米字形贴于患处。1.颈部功能障碍

二、功能性贴扎的应用(三)常见功能障碍的贴扎(4)再评估贴扎后患者疼痛和活动改善情况。1.颈部功能障碍

二、功能性贴扎的应用(三)常见功能障碍的贴扎(1)贴扎目的改善局部循环,缓解疼痛,改善和增加肩关节活动度2.肩部功能障碍

二、功能性贴扎的应用(三)常见功能障碍的贴扎(2)贴扎前评估询问肩关节疼痛模式,观察肩关节外观,触诊肩关节,确定活动受限。评估时根据患者的活动度、肌力、VAS评分等来判断患者的功能障碍。2.肩部功能障碍

二、功能性贴扎的应用(三)常见功能障碍的贴扎(3)贴扎肌肉贴扎:采用Y形贴布,将锚固定于三角肌粗隆处。尾沿前、后肌腹延展,分别止于锁骨及肩胛冈处。前侧部贴扎时取肩关节向后伸展摆位,后、外侧贴扎时可置于肩关节水平内收摆位;空间贴扎:采用I形贴布,中间一段以较大拉力横向固定于结节间沟,两尾以自然拉力延展。2.肩部功能障碍

二、功能性贴扎的应用(三)常见功能障碍的贴扎(4)再评估贴扎后患者疼痛和活动改善情况。2.肩部功能障碍

二、功能性贴扎的应用(三)常见功能障碍的贴扎(1)贴扎目的减轻患者局部疼痛,消除肿胀,放松肌肉。3.肘部功能障碍

二、功能性贴扎的应用(三)常见功能障碍的贴扎(2)贴扎前评估检查时注意排除肘关节本身问题。详细的临床问诊、体格检查常可帮助确诊。患者过度使用的病史。临床检查时可发现局部有压痛点。3.肘部功能障碍

二、功能性贴扎的应用(三)常见功能障碍的贴扎(3)贴扎空间贴扎:自然体位或腕关节略屈曲位。采用I形贴布,在中间用较大拉力横向贴扎于肱骨外上髁局部疼痛部位,两尾不施加拉力。网球肘肌肉贴扎:腕关节屈曲摆位。采用I形或Y形贴布,将锚固定于腕关节远端,尾向肱骨外上髁延展。高尔夫肘肌肉贴扎:腕背伸摆位。采用I形贴布或Y形贴布,将锚固定于腕关节腹侧远端,尾向肱骨内上髁延展。3.肘部功能障碍

二、功能性贴扎的应用(三)常见功能障碍的贴扎(4)再评估贴扎后患者肘关节放松与活动激发时的症状改善。3.肘部功能障碍

二、功能性贴扎的应用(三)常见功能障碍的贴扎(1)贴扎目的减轻患者膝关节局部疼痛,消除肿胀,促进关节周围肌肉平衡。运动支持和保护。4.膝部功能障碍

二、功能性贴扎的应用(三)常见功能障碍的贴扎(2)贴扎前评估观察步态,膝关节外观,股内侧肌肉是否萎缩或膝关节肿胀,询问膝关节活动时的症状,尤其是上下楼梯时膝部疼痛,疼痛发作的性质,关节活动度检查,浮髌试验,髌骨倾斜试验,髌骨研磨或抗阻试验,内、外翻应力试验,前抽屉试验,交叉韧带损伤测量等。4.膝部功能障碍

二、功能性贴扎的应用(三)常见功能障碍的贴扎(3)贴扎间贴扎:将I形贴布从中间撕开,中间一段以最大张力固定于胫骨粗隆及膝内、外侧,预留两尾二三指宽,以自然拉力延展,包覆于膝关节内、外侧上方。肌肉贴扎:以股四头肌功能促进贴扎为主。4.膝部功能障碍

二、功能性贴扎的应用(三)常见功能障碍的贴扎(4)再评估贴扎后膝部疼痛改善情况,膝部屈伸活动是否改善,贴扎后是否有紧绷感。4.膝部功能障碍

二、功能性贴扎的应用(三)常见功能障碍的贴扎(1)贴扎目的促进血液淋巴回流,预防或消除肢体肿胀,保护肢体,避免出现张力性水疱。5.肢体肿胀

二、功能性贴扎的应用(三)常见功能障碍的贴扎(2)贴扎前评估对肿胀的评估方法很多,需结合病史,常用的方法包括周径测量、体积测量等,可以将患肢体积与健肢比较,或患肢干预前后比较。5.肢体肿胀

二、功能性贴扎的应用(三)常见功能障碍的贴扎(3)贴扎淋巴贴扎:以胫腓骨骨折后肿胀为例,可采用两条爪形贴布,或裁剪成窄条的l形贴布,将锚各自固定于小腿中上段后侧,以自然拉力将尾分别向内、外踝延展,呈网状尽量覆盖肿胀区域。5.肢体肿胀

二、功能性贴扎的应用(三)常见功能障碍的贴扎(4)再评估包括有无局部不适感,有无引起运动、姿势控制的改变等。贴扎远期效果评估:包括肿胀复发率、运动功能改善程度等。5.肢体肿胀

二、功能性贴扎的应用(三)常见功能障碍的贴扎(1)贴扎目的促进躯干控制,调节肌肉。改善感觉输入与姿势控制。6.脊柱侧凸

二、功能性贴扎的应用(三)常见功能障碍的贴扎(2)贴扎前评估包括肩部是否对称,肩胛骨高低是否在一个平面上,脊柱外形,背部偏向哪侧,是否有疼痛。骨盆高低,下肢是否等长。测量Cobb角。Adams前倾试验。也可做动态的评估,包括行走姿势、下肢步态情况、行走时脊柱情况等。影像学没有椎体旋转,椎体楔形变,侧凸角度可变。姿势性脊柱侧凸最常见的是胸部C形弯曲。6.脊柱侧凸

二、功能性贴扎的应用(三)常见功能障碍的贴扎(3)贴扎肌肉贴扎:以胸右凸、腰左凸为例。患者抱胸,脊柱前届摆位。采用I形贴布,在脊柱侧弯凹侧将锚同定于上部,尾以自然或中度拉力向下延展。在脊柱侧弯凸侧将锚固定于下部,尾以自然拉力或中度拉力向上延展。筋膜引导:采用Y形贴布,格锚网定于脊柱侧弯凹侧,以自然或中度拉力向脊柱侧弯凸侧延展。6.脊柱侧凸

二、功能性贴扎的应用(三)常见功能障碍的贴扎(4)再评估观察肩胛高低是否平衡,躯干倾斜是否好转,双侧腰围是否对称,患者对贴布的适应性等。贴扎远期效果评估主要为Cobb角改善程度与姿势发育情况。6.脊柱侧凸

二、功能性贴扎的应用(三)常见功能障碍的贴扎(1)感冒鼻塞采用对半裁剪的I形贴布,贴布的中间为锚,固定于鼻梁中间,两尾以自然拉力延展贴于鼻翼两侧或采用对半裁剪的Y形贴布,将锚固定于鼻根部,尾以自然拉力向下延展贴于鼻翼两侧。7.常见症状贴扎

二、功能性贴扎的应用(三)常见功能障碍的贴扎(2)牙龈肿痛患者头部转向健侧,张口,下颌略上抬。采用数条爪形贴布,分别同定于患侧颌下淋巴结处,尾以自然拉力向面颊部延展。也可采取数条爪形贴布,将锚固定于耳后淋巴结处,尾以自然拉力沿面颊、颌下三角延展。7.常见症状贴扎

二、功能性贴扎的应用(三)常见功能障碍的贴扎(3)痛经采用I形贴布,以最大的张力将贴布的中间一段整块贴于骶骨处(也可用米字形贴布空间贴扎于腰骶区),预留的尾部2~3指宽,不施加拉力。或者用一条I形贴布,将中间一段以最大的张力纵向贴于耻骨以上,预留的尾部不施加拉力,再用另一条I形贴布,中间一段以最大的张力横向贴于耻骨以上,预留的尾部不施加拉力。7.常见症状贴扎

二、功能性贴扎的应用(三)常见功能障碍的贴扎(1)蝴蝶袖手臂上举过头,身体向对侧旋转。采用爪形贴布,将锚固定于T12旁,尾以自然拉力沿背阔肌走行,延展至肩胛骨。8.塑身

二、功能性贴扎的应用(三)常见功能障碍的贴扎(2)腰腹塑身采用I形或Y形贴布(自然拉力)。上方贴布的锚固定于腹外斜肌肋段,尾沿侧腰向下腹中线延展。下方贴布的锚固定于L4棘突旁,尾端延展方向同上条贴布。对侧以同样摆位后用同样方法贴上。8.塑身

谢谢聆听!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