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胸方法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妇女节催热女性专属保险市场建立多元化保 [复制链接]

1#

杨晓东

见习记者杨晓东

“三八”妇女节临近,而近年来这个节日也被赋予了诸如“女神节”、“女王节”等新含义。新时代女性不仅做到了传统意义上的“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在各自的社会生活中也都非常出彩。但身兼女儿、妻子、母亲、白领等多重角色的她们,也不得不面对来自职场和家庭的双重压力,健康风险自然水涨船高。

据了解,近年女性购买保险量增速迅猛,其中自行购买的比例最高,达到六成以上。在家庭意识中首先保障自身风险,才有能力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成为越来越多女性的共识。

女性专用保险:

建立多元化保障

肿瘤登记年报显示,我国乳腺癌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第一位,每10万人中就有43位乳腺癌患者。每年新增病例约21万,死亡率近10/10万(每10万人中有10位乳腺癌患者死亡)。中国乳腺癌发病率的增速是全球平均增速的两倍,在全世界排第一。

乳腺癌高发,成活率却很高。据统计,女性乳腺癌只要发现及时,经过5年的治愈期,成活率都在90%以上。专业医生建议,要想接受比较好的治疗,医疗费用准备30~50万比较合适。

然而,由于治疗费用很高,很多治疗乳腺癌的特效药社保是报销不了的。这就意味着在这5年里有巨额的医疗开支,还有没完没了的营养费和护理费。也意味着自己没有了收入,生病三分治七分养,大病更是如此。在医院接受治疗只是很短的时间,后期需要长时间的营养补充和护理。这部分费用也需准备30~50万。

随着女性经济地位和自我关爱意识的提升,保险市场也为女性敞开大门,一些专门的“女性保险”应运而生。所谓的“女性保险”,就是针对女性生理特点、特殊需求而特别设计的保险产品,不仅更有针对性,而且去掉了并不适用于女性的保障功能,降低了保费,提升了性价比,更符合女性需求。

怀孕分娩母婴险:

保大也保小

除了女性特殊疾病外,在放开二孩背景下,还有保险产品针对生育分娩期间的意外风险提供保障。

比如,人保财险的“母婴安心意外伤害保险”(下称“母婴保”)方案A对孕妇提供30万元的身故保障,并针对7种分娩意外风险进行赔付(如临床判断不能恢复到昏迷、重度尿奔症/永久性膀胱造瘘、子宫切除的保障额度分别为10万元、8万元、6万元)。若发生分娩并发症,如多脏器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除外)、产后发生羊水栓塞、产后大出血,其对应的保障额度分别为3万元、2万元、0.5万元。

“母婴保”不仅保妈妈,还保新生儿。比如,在身故方面,“母婴保”对“足月分娩新生儿身故妊娠满28周到胎儿身故”和“早产儿或过期产儿身故”,分别赔付5万元和0.5万元。

其次,平安产险的唐筛母婴健康保险(尊享款)可为20岁-35岁的孕妇提供胎儿检查费和儿童听力障碍保障金。该产品规定,被保险人进行唐氏综合征血清学筛查,若筛查结果显示为“高风险”或“临界风险”,对于被保险人进一步接受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或羊膜穿刺检查的,会给予不超过元的孕妇检查费。医院检查并确诊为双侧听力障碍或单侧听力障碍,赔付金额分别为%基本保额(2万元)和50%基本保额(1万元)。

“从消费需求来看,母婴险的确切中女性生育的相关风险。但险企出于风控考虑,会对投保人所处孕期有一定要求,如有些检查过了孕20周就不能做了,因为那时风险(若有)已基本形成。”上述保险规划师说。比如,上述的唐筛母婴险保费元,但只允许孕期未满20周以内的孕妇投保。

“对险企而言,销售母婴保险其实也十分划算。”某险企人士指出,母婴保险赔的其实是社保报销以外的医疗费,额度一般不高。但是,“妈妈是最好做销售的”,这类产品抓住母亲对未出生孩子的需求,可起到很好的“获客”效应。“先把妈咪群体圈进来后,日后再进一步开发小孩教育年金等延伸产品。”

女性整形保险:

尝试医美一定要买

如果说疾病和分娩保障是雪中送炭,那针对女性整容(如垫鼻子、垫下巴、削骨丰胸)等手术风险的保障,就是锦上添花了。

有整形专家指出:“从创伤过多与麻醉过度致死,到填充物破裂、手术部位感染、肿胀变形不对称等,均属高发风险。”此前有调查结果显示,颇受欢迎的双颚手术,术后出现面部麻木等神经问题的比例竟高达52%。

据调查,女性整容相关产品,除了险企与医美机构合作,在整形项目中嵌入整形保险以“套餐”形式销售外,也有个别单独产品面向市场全面销售。

另外,就“三八”妇女节而言,前几年还有险企推出“家务无忧险”和“美厨娘关爱险”,这类产品针对女性在做饭过程中,因切伤手指或者烫伤等意外产生的医疗费用。但今年截至目前并没有看到这类应景产品。有险企人士直言,这类产品也属于传统意外险范畴,在银保监会此前对搞噱头的“奇葩险”进行打压后,市场这类产品难以再现。

来源:新闻晨报作者:杨晓东

来源:新闻晨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