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时——3:00~5:00——肺经最旺
《*帝内经》中有这样一个说法:肺经就像是宫廷中的相傅之官。所谓相傅,就是皇帝的宰相或老师。在人体中,如果把心脏比作皇帝,那么肺就是皇帝的老师,由此可见,肺高于心脏。而寅虎与肺经有什么关系呢?所谓“一山不容二虎”,“虎为兽王”,这正说明了虎在动物界的地位。可见,虎在森林中的地位与肺经在人体中的作用不差上下。
寅时养生,肺经当令寅时即凌晨三点至五点,此时肺经当令,也就是说在凌晨3时至5时的时候,肺经开始给人体的心、肾重新分配所需的气血。《*帝内经·经脉》认为肺经“主一身气”、“主治节”。寅时肺经当令,由于人体分配气血是从静到动的转化,故而一定要通过深度的睡眠来完成,所以人在这个时候是睡得最沉的时候。如果你经常在这个时候醒来,就证明你气血不足。气血开始准备运行毽,像老虎一样要醒了,下山。空调,阳气开始升发了,如果屋里凉,我会阻碍阳气什发,里热外寒,很容易伤肺,最易伤肺(阳中之阴)。《*帝内经》常以人体中的十二经脉中的肺经开头,它有这样一个顺序:肺、大肠、胃、脾、心、小肠、膀胱、。肾、包焦、胆、肝。
其实,十二经脉是没有开端的,《*帝内经》如此排序是为了强调肺对人体的重要。中国占人也早把“正月”作为寅时的开始,也就是说我们一年真正的开始也是从寅时开始的。而人体所讲的“顺其自然”刚好也是从肺经开始的,所以人就需要在这个时候有一个深度的睡眠,这也是为什么寅时多有行盗、抢劫的原因。
寅时也能体现一个人的健康情况,比如:你在这个时候容易早醒,或是起床小便或是被很轻的声音吓醒,那么你就是气血不足,容易引起气虚等多种病症。如果你在这个醒来时满头大汗,那么就需要更加注意,它很有可能是一种威胁身体健康的严重病症。肺经为“相傅之官”,相傅即皇帝的宰相或者老师,肯定是比皇帝、君主起得早,因为要准备上朝的一切事情。对于人体各脏腑在寅时就会逐渐由静转为动,各部分对血、气的需求量都会慢慢开始增加,而肺作为“相傅之宫”就需要承担起让身体均衡的职责,它起着“宣发”、“肃降”的作用,感受肺经要穴的神奇功效俗话说:“寅时睡得熟,色红精气足。
为什么三四点钟这么难熬呢?
因为这个时候为肃降之气运行的阶段,本来一夜就没有睡觉,人的身体就已损耗了太多的精力,使得气血所需量大量增加,这个时候再继续工作熬夜,就会在白天感到困乏、心烦意乱、思睡及打盹、注意力下降、办事效率降低等,时间常了容易引起失眠、精神不悸等症状。
但是老人容易早醒,并且这种早醒被人视为一种“自然状态”,因为老人的机体功能减退,而且身体也越来越差了,已经没有多少精了,其收敛功能也逐渐下降,就只剩下宣发而没有肃降了,所以老人是容易早醒,而且他们早醒并不影响白天的正常生活。
但是老年需要注意的是,早上睡不着不仅是因为年龄大的缘故,也有可能是因为患有睡眠方面的疾病,从而导致早醒,因为有些需要治疗的睡眼疾病也会随着身体机能的衰退而加重。临床发现,早醒失眠主要见于各类生活压力大、工作忙碌、抑郁症和精神心理障碍病人,尤其是那些生活压力大的老年人。一般来讲,他们的身体本来就弱,如果不能轻松心情,还在背负着巨大的压力,就容易出现心理障碍,并且在寅时更难入睡。它不属于“自然醒”,因为它伴有烦躁不安症状,如果长期这样,就会导致轻度精神障碍、老年性痴呆等。专家提醒,老人失眠一定要注意,尤其是患有心脏病、肺病等的老人,因为心肺功能受到损伤,长期或过量服用安眠药,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正常的心肺功能,本来身体就弱的老人会使身体更加衰弱。因此,老人应在白天消除紧张、抑郁的情绪,对于早醒或者失眠的老人,应学会自我疏导,乐观看待生活,从而避免紧张情绪和自我加压及抑郁等引起的不良心理。
如何来调理呢?夜间睡觉应逐步推迟入睡时间,晚饭后可为自己安排一些轻松的活动,比如散步,听音乐、与家人开心地聊天,从而解决凌晨过早醒来的问题。属相养生秘笈人类的睡眠容易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随着大脑和身体的衰老,睡眠也随之改变。所以老年人应注意自己的睡眠规律,在晚饭后适当作些有益身心的活动,从而逐步推迟自己的睡眠时间,从而减少老年人容易早睡的状态。
为什么老人容易早醒?
老人早醒并非生病,在对应的十二生肖中,寅时应是睡得最深的时候,但是由于老人的机体功能衰退,因而会在此时感到睡眠很浅,而且容易醒来后难以入眠,尤其是70岁以上的老年人较为普遍。对于年轻人来说,夜间睡眠时间需要七八个小时,尤其是在寅时睡得最深沉。但是老人尤其是年龄大的老年人,夜间入睡虽然不困难,却总在寅时早早醒来,而且醒来后不能再次入睡,很多人都担心这是一种失眠病或者是其他疾病。对于寅时醒来的老人,他们多会常抱怨,“虽然能睡着觉,但就是醒得太早”、“有时候,半夜就醒了,再也睡不着了”,因为他们常常晚上七八点钟就睡了,虽然凌晨会醒来,算起来睡眠时间也有七八个小时了,所以并不存在睡眼问题。全国中医防治睡眠障碍科研专家认为,老年人早早醒来,未必都是病,它一般存在两种可能:一种是醒后自觉精力恢复,不想再睡;二是由于年龄增而发生变化,随着大脑和身体的衰老,睡眠会随之变化,清晨分泌的失眠物质逐渐减少,因此,老年人容易早醒。在对应的十二生肖中,寅时属于肺经开始,这个时候气血流注于肺经,而且主肃降,这个时间段,一般是人睡得最深的时候,如果年轻人熬夜熬至三四点钟,就会感觉十分难受,而且对人体的伤害也最大。
心脏病患者常会在凌晨三四点因气血不足而猝死。
一般说来,心脏病是人体整体的正气衰弱。它并不是指心脏,而是脏腑(五脏)的衰弱,整体正气衰弱,导致气血不足形成的心脏病。而凌晨时分又是人体气血最虚弱的时间段,因此,人更应该注意寅时养生。那么如何在寅时养生呢?寅时对应凌晨3至5点时分,这个时候人体的气血开始重新分配,心脏的承载力最大。对于喜欢晨练的老年朋友来说,在寅时醒来一定要不急着起床,而是小心翼翼地慢慢起床,因为这个时候,身体对血、气的需求量开始增加,如果你猛地起来容易引起气血不足造成意外。老年人早上着急煅炼身体,容易心血管病,气血跟不上,缓慢起床,缓慢运动。
肺为气之主,身体所有气血都是由肺来做的,一般寅时,人身体各部分开始由静制动,各部分血、气的需求量都开始增加,体液之间肝的阳气的生发和肝的藏血机能也都组合到一起,开始从新做系统分配,这个时候,肺作为“相傅之宫”担当起“均衡天下”的职责,一日“宦发”、“肃降”失职,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比如:身体对气、血的需求量增,就会加重心脏的负担。因此,心脏病患者常会在凌晨三四点因气血不足而猝死。
肺经主要穴位的作用肺经起始于胸,首穴为中府穴,行于上肢前外侧缘,走手背内上侧,末穴为少商穴,分两条路径:第一条是中焦至大指端的脉部,第二条是腕后至拇指支脉处,共十一穴位。中府穴,此穴为肺经的首穴,也是肺经的募穴,因为手足太阴二经交汇于此,人的合身气血,周行无间也始于中府穴,因此中府为中气所聚之处。一般取此穴位常常端坐,于义腰,先取锁骨外侧下方凹陷处的云门穴,在云门穴下方一寸处,与第一肋骨间隙平齐处就是中府穴。
中医常用此穴治疗关于呼吸系统的疾病,比如咳嗽、气喘、胸闷、肺痨、气逆、寒热烦闷、喉痹等,而且也可以辅以治疗肩背痛、脊背筋膜炎(后病前治)等。
每天按摩中府穴5分钟以上,能促进胸部血液循环,进而改善双乳的大小,从而起到丰胸的作用。因此爱漂亮,希望美胸的女子,可以在有空的时间自己多按摩此穴位。天府穴,此穴起始于大拇指之上,沿大指上行,向上经过上臂侧,进入腋下出缺盆部,从下方结于胸里,分散通过膈部,达到季胁。古代中医认为,天府穴是治疗鼻子各种疾患的克星,尤其是患有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经常流鼻血等等病人,都可以通过天府穴来得到缓解。
寅时醒来寻太渊
在时辰养生中,寅时是肺值班。这时大地阴阳开始发生转化,由阴转阳,这时人们需要保持熟睡。寅时睡得好的人,第二天清晨就会显得面色红润,精神也充沛
“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在临床上,原穴有祛邪和扶正补虚的功能。取用原穴能使三焦原气通达,从而激发原气,调动体内正气以抗御病邪,临床主要用来调整脏腑经络的虚实来治疗五脏病变。原穴在具体应用时,还可与其他输穴相配伍。常用的配伍方法有脏、腑原穴相配,原、络相配,原、俞相配,原、合相配等。所以,按五脏有疾当取之原的理论,肺有疾当取肺原穴即太渊穴。根据《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即对于按时发病或症状加重的,可以取此时当令经的“输”穴。肺经的输穴还是“太渊”。因为阴经的输穴和原穴是同一个穴位,即“以输代原”。所以还是选择太渊穴。
艾灸太渊穴
如果根据“虚则补其母”的理论,应用五输穴时,肺在五行属金,土生金,即土为金母。在肺经上穴性属金的穴位为“经渠”,穴性为土的穴位为“太渊”。所以培土生金,还是要选择“太渊”穴。个人经验对于寅时醒来难寐者针刺太渊穴,常可一穴见效。这是针灸的临床经验,对于不会针刺者,或没有条件针刺的患者,自己轻柔(轻柔属补,重按为泻)地按摩一下太渊穴,或许能够收效。因为民间中医的经验是,以指代针按揉穴位的效果取决于施术者是否练功。所以,如果自己按揉后不能取效,医院请医生诊治。此外,根据现代医学研究,人体在清晨寅时血压低,脉搏、呼吸次数也少,尤其是清晨4时左右,血压最低,脑部供血量最少,生命力最弱,尤其肺系病、心肌梗死、脑血管栓塞、婴儿猝死症……都易发病,特别是冬季,经常有意外发生。因此,有这些病人的家庭,一定要在寅时多照顾病人,以防意外。
“窝囊废”其实是“肺窝囊”
《素问·宣明五气篇》中指出:“五脏所藏……肺藏魄。”“魄”是什么?就是人的魄力、气魄、体魄。人的“魄”属于精神活动的一部分,代表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
在生活中,常骂一个不成事的人为“窝囊废”,是个废物、不中用的家伙。中医里将窝囊废也称为“窝囊肺”,那为什么不叫窝囊心、窝囊肝、窝囊脾呢?说一个人是窝囊肺,其实也就是说他的肺窝囊。肺有问题、肺气不足也常表现为缺乏“魄”力,就会变得很窝囊。人的肺气足,就会有“魄”力,常能做成大事;而肺气不足的人,连说话声音都很小表现为缺乏魄力,自然就成了成事不足的“窝囊肺”了。
肺开窍于鼻。鼻为呼吸之气出入的主要通道,与肺直接相连。如果肺气宣畅,则鼻窍通利,呼吸平稳,嗅觉也灵敏;如果肺失宣发,则鼻塞不通,呼吸不利,嗅觉也差。据说国外还有这样一句谚语:“大人物必有一个大鼻子。”中国在相面时也很讲究:女看眉毛,男看鼻。如果一个男人的鼻子位居中央,周正、挺拔、个大,就能成大事,这也是魄力十足的表现。魄力足,可不是脑子一热蛮干,要有理智。凡事都是有利有弊,五行要平衡,弱的要补,太旺盛的要疏导,要把其多余能量往下传,不能让多余的能量克制其他脏器,所以遏制并不是最好的办法,就像治理洪水一样,要多疏导,多分流,实在不听话的再进行克制。肺气虚常见少气乏力,动则气喘,体虚易感等。临床根据“虚则补其母”的原则,常采用“培土生金”的方法,即健脾益肺法。补肺气的穴位有:肺的“原、输”穴即太渊,或肺的母经脾经的原穴即太白。五行拳的横拳属土应脾,劈拳属金应肺,可以经常练习以宣降肺之气机。如果练习劈拳的同时练习横拳,根据五行理论则属培土生金法。
秋季养肺——该收的时候一定要收
肺气与秋气相通应,肺气在秋季最旺盛。此时,肺的制约和收敛功效强盛。到了秋天,人体的气血运行也随“秋收”而衰落,逐渐向“冬藏”过渡。因此,人也应当顺应秋气而渐收。如果不收,肺脏很容易受到干燥气候的伤害而患上肺热病,此时病人右脸颊会显得通红,肺气过盛,面色枯槁,胸背和四肢都会感到疼痛,还容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出现鼻塞和打喷嚏等症状,严重的会导致慢性哮喘和肺气肿。如果肺脏阴气重而阳气弱,人的身体就会变得黝黑、虚弱、怕冷,很容易感到劳累,在情绪上表现为忧伤、悲愁,容易扰乱精神,人体会有一种说不出的不适感。
秋季养肺应以“收”为主,如何收呢?《*帝内经》:“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就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在这个季节,人们应该“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也就是说,要早睡早起,起床时间要比春季稍晚一些,大体以与鸡活动的时间致为宜。鸡叫的时候也就是天刚刚亮的时候,所以人们一定把握好这个时机起床。
■使志安宁,以缓秋刑
到了秋天,精神情绪要保持安定平静,借以缓解秋凉之气对身体的束缚,做到“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无外其志,使肺气清如果您秋天还一天到晚想事情,那您的肺就不够调和了,身体就会变得不好,所以您要开始收敛种种作为,保持平静。怎样才能做到安定平静呢?这就要求人们收敛思绪,控制心情,遇事不急不躁,平静自然,使肺气保持通利调畅。
如果违背上面的法则,就会伤害肺气,到了冬季还会发生顽固腹泻病。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秋季的“收”是冬季“藏”的基础,秋天阳气应当收而未能很好地收,冬天阳气就会应藏而不能藏。肺是五脏中的娇脏,无论是在秋季,还是平时,我们都要善待它。
患者问题:经常吹冷气对健康是否有不良影响?
建议:中医认为,“形寒饮冷”皆有害于肺,因为肺主皮毛,皮肤是肺的对应部位。如果皮毛感受寒气,会直接影响浅表气血的运行和汗液的排泄,气血运行和汗液排泄一有问题,肺气的宣肃功能,也就是肺的气化功能马上就会受到影响。所以,